黄浦江畔武韵流芳,虹口北外滩高朋满座。昨晚,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开幕式在世界会客厅外举行,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齐聚黄浦江畔,共同见证这一国际武术盛事的焕新重启。本届武博会首次纳入国际武术联合会C级赛事体系,打通段位认证通道,为海内外选手提供权威资质路径。赛会场地辐射虹口、黄浦、长宁、杨浦、松江等区,并延伸至长三角,力图以全域联动,带来全时段的城市精彩。
开幕式在北外滩隆重举行。
科技融合艺术 演绎武韵新篇
开幕式以“薪火传世•破界共生”“和光寰宇•天下共武”“光耀未来•连通世界”三大篇章依次展开,依托浦江两岸璀璨夜景为天然背景,呈现出一幅“流动的武韵长卷”。
文艺演出不仅沉浸式展现武术技艺的视觉冲击力,更通过多元文化创新融合彰显独特魅力。太极与芭蕾相得益彰,演绎东西方艺术融合的诗意对话;京剧刀马旦与武术器械巧妙结合,展现传统戏曲与武术的深度共鸣;少年街舞注入武术招式,彰显武术在年轻世代中的创新活力。
其中机器人与真人的互动融合表演是开幕式一大亮点。智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远征A2先后演绎了刚劲有力的《秦俑魂》和行云流水的太极,一刚一柔间完美展现武术的美学精髓;灵犀X2则与儿童协作完成动感跑酷,展现人机协同的创新魅力。
整场演出通过传统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、科技与艺术的结合,在呈现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同时更展现武术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。
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永强,国际武术联合会副主席、亚洲武术联合会主席陈永杰,上海市体育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陆檩,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,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王玉龙,上海市体育总会常务副主席赵光圣,虹口区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蒋仁辉,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分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高文,申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副总裁李争浩等共同为本届武博会揭幕。
国际标准引领 规模历届之最
本届武博会采取“1+7”创新架构,设1个主场和7个专场,共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运动员参与盛会,其中境外运动员超300人。赛事首次纳入国际武术联合会C级赛事体系,赛会期间开展的《中国武术段位制》境外人员段位考评吸引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97名境外武术爱好者报名,创近年来同类赛事境外人员晋考人数新高,为全球武术习练者提供了标准化水平认证通道。
七大专场各具特色,亮点纷呈。中老年太极拳交流专场汇聚7个国家29支队伍,为全球太极爱好者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;春秋永年杯太极拳专场选手年龄跨度从9岁至87岁,展现太极拳全龄化传承的魅力;武术散打专场实现专业队、体校、高校与俱乐部同台竞技,促进各层面技术交流;青少年武术专场汇聚全国1300余名新生代选手,展现年轻一代的武术风采与文化自信。
精武传统武术专场则以家族传承为特色吸引选手多代同台,武博会期间精武会史馆正式开放,系统展示精武百年发展历程、武术非遗传承与国际传播成果,打造弘扬民族精神、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八卦掌专场还创新举办了“功夫会客厅”非遗文化体验活动,邀请来沪外籍运动员通过“武术展演”“茶道品鉴”“书画创作”等多重文化体验,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;而龙身蛇形专场将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,在自然生态场景中打造独特的“武术+生态”体验,为参赛者带来沉浸式的武术文化新体验。
构建“武术+”生态 推动文旅商体融合
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始创于1992年,历经十一届的深厚积淀,不仅赓续着中华武术的千年文脉,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,搭建起世界武术文化交流的“东方会客厅”。
2025年,第十二届武博会焕新启幕。本届盛会以“武动全球•博览中华”为主题,突破单一赛事框架,于主体赛事之外打造滨江博览带,融汇非遗展演、文创市集等多元内容,构建“可看、可学、可品、可玩”的沉浸式武术文化体验区。开幕式后,主舞台将转型为武术文化展演中心,通过四场主题专场展演和沉浸式武术市集,推动传统武术融入现代都市景观,为市民提供零距离感知武术魅力的独特空间。
本届武博会将以武术为媒介,为全球武术爱好者提供展示技艺、交流互鉴的平台,共同感受上海创新、开放、包容的城市魅力。未来,武博会还将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平台优势,汇聚全球武术资源,充分展现传统武术的当代活力,为中外爱好者打造高层次、宽视野的交流展示窗口,持续深化“以武兴文、以武促旅、以武带商、以武彰体”的复合发展模式,打造具有中国特色、上海标识的国际化赛事品牌“上武”。
配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